<form id="l1x73"></form>

<nobr id="l1x73"></nobr>
<thead id="l1x73"></thead>

    <em id="l1x73"></em>

    <menuitem id="l1x73"><meter id="l1x73"></meter></menuitem>

    <var id="l1x73"><dfn id="l1x73"><rp id="l1x73"></rp></dfn></var>
    <form id="l1x73"><dfn id="l1x73"><menuitem id="l1x73"></menuitem></dfn></form>
    關注
    微信
   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
    首頁 - CM TOP50 - 正文

    2022CM TOP50丨柳工862H輪式裝載機榮獲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金手指獎

   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(0)

    來源:匠客工程機械

    2022年4月16日,“2022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頒獎典禮盛大舉行。隆重揭曉了“2022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金手指獎、技術創新金獎、市場表現金獎、應用貢獻金獎、金口碑獎、評委會獎、年度TOP50獎、年度供應商和首次評選的新能源金獎等重磅獎項。

    “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評選發起于2006年,由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指導,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雜志主辦,現已成長為中國乃至國際工程機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活動。本屆評選活動由匠客工程機械承辦,歷經企業報名、網絡投票,專家評審、綜合評審等環節,從技術創新、市場表現、應用貢獻和行業口碑四個維度進行了全方面的綜合評審,代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創新、研發最新最高成果的50款產品最終入圍“2022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,彰顯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。

    在本年度產品評選中,柳工 862H輪式裝載機榮獲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金手指獎。

    頒獎詞

    采用專利技術的發動機功率調節技術,配合行業首創恒功率定變量液壓系統,整機動力強勁、高效節能;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UP離合超越結構,大修周期超過8000小時,可靠耐久;首創單層橫置式散熱器,適應50℃作業工況。2021年逆勢銷售2600臺,6噸級市場占有率35%,同噸位市場銷量第一;是引領國產裝載機大型化發展趨勢的經典力作。

    產品亮點

    862H為新款6噸級裝載機,依托于其強大的作業能力、牢固可靠的作業表現,實現全工況覆蓋,為用戶提供一款價格適中,性能優異的生產利器。通過先進的技術應用及優異的整機匹配技術,實現了以最低的燃油消耗帶來更強的作業能力及作業效率;同時使用維護成本更低,給用戶帶來更大的投資收益以及更短的投資回報期;除此之外,操控體驗更好,駕駛感受更佳。

    差異化技術特點

    1、先進的電控發動機,基于載荷譜優化發動機特性,專利技術“駝峰曲線”的應用,使得動力強勁、抗負荷能力更強,油耗更低。

    2、新型行星式變速箱,無隔離環UP大超越結構(專利技術)更可靠耐久,二次調壓變速換擋(專利技術)、換擋平順無沖擊,操控性更優。 

    3、領先行業的柴變懸置技術,司機座椅處的振動加速度綜合值降低70%,駕駛室的振動加速度值降低40%,大幅提高駕駛體驗,更舒適。 

    4、基于先進的設計及制造工藝,實現駕駛室全密封微增壓功能,有效阻止外部粉塵進入,保持駕駛環境清潔,噪音更低;各種按鍵、操縱桿、儀表等布置更符合人機工程,保障司機健康。 

    5、國內首創的單層橫置式散熱器(專利技術)。散熱性能提升5%,工作環境溫度可達50℃;噪聲降低達4-5分貝,同時更容易清理維護。 

    6、節能高效的定變量液壓系統,契合了裝載機挖掘和鏟裝過程對力和速度的迥異要求,整機表現出力量大、效率高、能耗低等特點。

    7、先進的智能管家系統,可通過計算機、手機APP等實現遠程管理,實時了解整機運行情況,包括整機位置、作業時間、燃油消耗、駕駛行為、故障報警、服務提醒等等;其設備作業全過程盡在掌中。

    典型應用

    862H擁有強悍的作業能力,高可靠性與耐久性,高作業效率與低油耗表現,可實現全工況覆蓋,廣泛應用與礦山、港口、砂石、煤炭等工況,為用戶施工運營帶來極高的收益。根據某石場用戶反饋:2臺CLG862H作業效率相當于3臺50型裝載機,每鏟裝千噸物料所需要油耗較50型裝載機低30%,綜合計算人工成本、油耗成本、維護保養成本等因素,年綜合運營成本降低33%,大幅降低用戶運營成本增加運營收益。

    展開閱讀全文

    敬請關注 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&《今日工程機械》 官方微信

    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與《今日工程機械》官方微信

    發布
    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