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l1x73"></form>

<nobr id="l1x73"></nobr>
<thead id="l1x73"></thead>

    <em id="l1x73"></em>

    <menuitem id="l1x73"><meter id="l1x73"></meter></menuitem>

    <var id="l1x73"><dfn id="l1x73"><rp id="l1x73"></rp></dfn></var>
    <form id="l1x73"><dfn id="l1x73"><menuitem id="l1x73"></menuitem></dfn></form>
    關注
    微信
   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
    首頁 - 資訊 - 正文

    兩國元首觀摩!500臺三一設備參建!

   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(0)

    來源:匠客工程機械

    11月16日傍晚,一場特殊的視頻連線在印尼的巴厘島和萬隆兩地之間舉行。在巴厘島主會場,習近平主席和佐科總統共同下達指令,宣布啟動雅萬高鐵試驗運行。

    通過網絡直播,這一中印尼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展現在世人面前。在這條“兩國人民關注,兩國領導人重視”的鋼鐵長龍背后,是500多臺中國三一裝備追星逐月、火熱施工的身影。

    80%都是三一裝備

    圖丨高鐵動車組在雅萬高鐵試驗

    雅萬高鐵全長142公里,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,連接首都雅加達和萬隆,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鐵,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、全要素、全產業鏈在海外建設項目。

    對于這一中印尼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,兩國元首高度重視,親自推動。

    自項目啟動以來,無數的“SANY”裝備被中國建設者帶到了項目所在地——爪哇島。

    圖丨三一SR360R打下雅萬高鐵“第一樁”

    據統計,建設高峰期,三一有超500臺大型裝備在這里服役,包括150多臺挖掘機、60多臺旋挖鉆、50多臺起重機、150多臺攪拌車、20多套攪拌站和30多臺泵車拖泵等,負責全線的土方及隧道作業、混凝土運輸及泵送、灌注樁和吊裝施工等。

    雅萬高鐵最大分包商負責人劉海濤介紹,整個雅萬高鐵施工沿線絕大多數都是三一設備,“其主要施工設備占有率超過80%”。

    工程完成量超過九成

    圖丨德卡魯爾動車所正在筑基

    當晚,在兩國元首共同觀摩中,伴著一聲清脆鳴笛,一輛嶄新亮麗的綜合檢測車亮起車頭大燈,緩緩駛出德卡魯爾車站并加速前行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。

    據介紹,德卡魯爾動車所是全線唯一供高鐵車輛停放維修的場所,地下是25米厚淤泥層。經多臺三一挖掘機、旋挖鉆機、泵車等管樁、澆筑作業,2021年4月底,動車所主體工程全部順利完工。

    圖丨三一挖掘機助力隧道貫通

    11號隧道的巖層硬度高達120MPa,由于常規設備無法處理,為此,施工方專門采購了全印尼最大的掘進設備——三一STR318H掘進機,解決了難題。

    圖丨雅萬高鐵2號特大橋施工

    公認最難的2號特大橋,連續跨越兩條高速和一座立交橋,作業面窄。對此,施工方對連續梁主跨采用懸臂掛籃法施工,邊跨采用支架現澆法,順利完成了項目。

    圖丨雅萬高鐵最大跨度連續梁一次澆筑成功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項目開工至今,近200臺三一混凝土裝備的月綜合出勤率達到98%以上,因故障導致的誤工返工為0,創造當地行業新的記錄。

    目前,在大型裝備助力下,高鐵全線13座隧道實現全部貫通,路基、車站土建工程完成量超過九成,全面轉入線上施工階段。

    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

    圖丨三一印尼“燈塔工廠”首臺挖機下線

    “手牽手,肩并肩,只要我們團結,沒有不可能?!币皇滓匝湃f高鐵為主題的中印尼雙語歌曲《向前行 把夢想實現》唱出了當地民眾的心聲。

    印尼大區總經理是張兆強介紹,“項目每到一處,附近村子的老百姓都爭相來工地上班,工作之余,他們中很多人會學習開三一的挖掘機、起重機?!?/span>

    據估算,多年來,中國中鐵開設的高鐵工地學校,以三一裝備為教具,培養了超百名當地操作手。印尼民眾對中國裝備的質量,對中國工程師認真負責的精神產生了由衷的好感。

    圖丨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尼總統佐科會談

    不僅僅是雅萬高鐵,今天,從千臺中國三一設備參建的印尼青山工業園,再到中國海外第一座“燈塔工廠”建成,中印尼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熱潮處處涌動,為構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注入澎湃動力。

    “中印尼合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就,不僅造福了兩國人民,還在地區和全球層面產生積極影響?!痹?6日晚與佐科總統的會談中,習近平主席說,中國愿同印尼相攜相助、結伴同行。

    展開閱讀全文

    敬請關注 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&《今日工程機械》 官方微信

    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與《今日工程機械》官方微信

    發布
    評論(0)